血液病常識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血液病常識 >

        慢性白血病的中醫視點

        來源:血液病中醫科  時間:2011-11-19 08:36:40

        導讀:慢性白血病是一組克隆性造血系統惡性腫瘤,與急性白血病相比,病程進展較慢,細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,骨髓和外周血中以異常的較成熟細胞為主,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。

          慢性白血病是一組克隆性造血系統惡性腫瘤,與急性白血病相比,病程進展較慢,細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,骨髓和外周血中以異常的較成熟細胞為主,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,簡稱慢粒,其特征是外周血粒細胞持續進行性增高,以中、晚幼粒細胞為主,脾腫大。全球發病率為1/10萬人,以歐美多見,亞洲稍少,男性多于女性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,簡稱慢淋,特征是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、蓄積,浸潤骨髓、血液、淋巴結和其它組織器官,最終導致造血功能衰竭。亞洲發病率約0.1——0.4/10萬人,僅為西方的10%.根據慢性白血病的臨床淋巴結腫大,肝脾腫大及乏力等特征,屬中醫瘰疬、癥積、瘀證、虛勞等范疇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中醫看慢性白血病的病因病機
         
          1.稟賦不足,后天失養  先天稟賦不足,復因后天失養,導致臟腑虧虛,百骸失養,虛勞乃成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2.外感邪氣,內傳入髓  感受外邪,毒邪入侵,傷血及髓,致使氣虛血虧,邪與營血相搏結,使氣血流通失暢,臟絡瘀阻,久而成積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3.內傷七情,氣滯血瘀  郁怒傷肝、憂思傷脾,氣機不暢,臟腑失調,氣滯血瘀,瘀證乃生;或痰瘀內停,與邪毒相互搏結久而成癥積、瘰疬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4.飲食失調,傷及脾胃  過食酒食肥甘,脾胃受傷,脾虛失運,輸布津液無權,濕濁內生,凝聚成積,痰氣相搏,血流不暢,瘀塊內生。

          http://www.kaoqif1.com/xueyebingchangshi/3279.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[慢性白血病的中醫視點]的內容分享;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,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。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,經長期臨床研究,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線、化學藥品,農藥、病毒、細菌等均為中醫“邪毒”范疇。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,他提出“邪毒傷腎”的理論,創立了“解毒透邪、瀉實固本”,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,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,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,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,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。

        血液病腫瘤門診部栗建華
       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