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病常識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血液病常識 >

        正常骨髓象報告單特征

        來源:骨髓象  時間:2011-09-24 17:06:25

        導讀:粒細胞系統約占有核細胞的50%——60% 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%,早幼粒細胞小于5%,中、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%,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。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%,嗜堿性粒細胞小于1%

          血液病檢查中經常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,但是普通人卻根本看不懂這些,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么是正常骨髓象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(1)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,粒/紅細胞比例為3——4:1.
         
          (2)粒細胞系統約占有核細胞的50%——60%.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%,早幼粒細胞小于5%,中、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%,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。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%,嗜堿性粒細胞小于1%.
         
          (3)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20%,其中原紅細胞小于1%,早幼紅細胞小于5%,以中、晚幼紅細胞為主,平均各約10%.
         
          (4)淋巴細胞系統約占20%,小兒偏高,可達40%,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(5)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一般均小于4%,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(6)巨核細胞系統通常在1.5cm×3cm的片膜上,可見巨核細胞7——35個,其中原巨核細胞0,幼巨核細胞0——5%,顆粒巨核細胞10%——27%,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44%——60%,裸核8%——30%.
         
          (7)其它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狀細胞、內皮細胞、組織嗜堿細胞等骨髓成分。不易見到核分裂象,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。成熟紅細胞的大小、形態、染色正常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以上是對正常骨髓象的概括總結,如果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咨詢石家莊血液病腫瘤研究所。

          http://www.kaoqif1.com/xueyebingchangshi/3315.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[正常骨髓象報告單特征]的內容分享;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,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。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,經長期臨床研究,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線、化學藥品,農藥、病毒、細菌等均為中醫“邪毒”范疇。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,他提出“邪毒傷腎”的理論,創立了“解毒透邪、瀉實固本”,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,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,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,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,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。

        血液病腫瘤門診部栗建華
        TOP